
高考分数线已公布,考生也知道自己的分数了,将进入填报志愿和招生录取环节。此时正是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的高发期,且随着技术发展,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一些招生诈骗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。教育、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提防招录“陷阱”,谨防受骗上当。
志愿填报找“专家”? 近年来,“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”“专家一对一咨询”等高考填报志愿服务火了起来。一些培训机构、咨询公司、个人等冒用教育部门、招考机构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、辅导活动,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、辅导,号称专家指导,包准包录,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、辅导费、大数据平台使用费等,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,更重要的是,还可能被误导,丧失正常录取机会。公安部门提醒考生:一些高价服务收费的APP、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。
教育部门提醒:各地招生考试机构、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,要认准他们的官方网站。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。同时,要牢记各批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,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、按程序填报志愿,避免漏填、错填,更不要错过填报时间。要保管好自己的志愿填报密码,不要泄露给外人,以防他人篡改志愿。
内部有关系,花钱就能录?不法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,利用考生和家长希望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,通过“伪基站”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,或者打着招生机构“有内部关系”的幌子,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。警方提醒: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全国统一的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。所谓花钱能上好大学、好专业,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都是骗人的伎俩。
“野鸡大学”也称“虚假大学”,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,通过各种虚假宣传、伪造招生办学资格、伪造招生宣传材料、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,诱惑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报考。教育部门提醒: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共3005所,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,考生和家长可以查询核实,认清正规高校,切勿上当受骗。
原载《湖南日报》(2020年7月25日03版)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责编:刘艳萍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桂阳县樟市镇秸秆归田变沃土
四里镇:“三向发力”推进素质培训,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
临武的石头会“唱歌”
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
桂阳县桥市乡:“三训提质”激活乡村振兴“头雁”动能
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
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
深入推进“六大新行动” 全面实施“七大攻坚”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
下载APP
分享到